一百年來,我們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寶貴經驗,在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社會進步史上寫下了壯麗篇章。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繼、浴血奮戰,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詳細]
黨中央決定,授予馬毛姐、王書茂、王占山、王蘭花、艾愛國、石光銀、呂其明、廷·巴特爾、劉貴今、孫景坤、買買提江·吾買爾、李宏塔、吳天一、辛育齡、張桂梅、陸元九、陳紅軍、林丹、卓嘎、周永開、柴云振、郭瑞祥...[詳情]
從革命時期高度重視知識分子工作,到新中國成立后吹響“向科學進軍”的號角,從改革開放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論斷,到黨的十八大后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改革始終與創新相伴而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布,科技未來發展可期。通過規劃綱要里未來五年的關鍵數據、關鍵詞,一起“解碼”中國創新發展之路。 [詳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明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排在首位的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在強化創新驅動、...
地方“十四五”產業布局路線圖正密集浮現。浙江、湖北、海南、江西、四川、吉林等逾10個省份相繼出爐地方“十四五”規劃建議。
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表示,《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特別是這次專門重新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萍甲粤⒆詮?,一定要補齊科技... [詳細]
交叉學科“獨立”后,應采取怎樣的人才培養模式?交叉學科教師又應該具有哪些素養,才能應對新的人才培養需求?記者采訪有關專家...
人才強國戰略,是黨和國家立足國內外發展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為我國人才資源開發提供了思想保證、組織保證和制度保證。
2020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到24426億元,占GDP比重達到2.4%,這是歷史最高,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寧吉喆說,“十四五”期間要力爭超過這個比例。 [詳細]
深化科研項目管理改革邁出新步伐!我國將在國家重大研發任務中全面推行“揭榜掛帥”機制?!笆奈濉眹抑攸c研發計劃2021年首批...
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投入比重有望達到8%左右,將進一步鼓勵科學家從真正的科學問題出發,勇闖創新“無人區”。
強大的基礎科學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10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科學家板凳甘坐十年冷,基礎研究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高水平成果不斷涌現,原創性突破捷報頻傳,有力地支撐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5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快速發展,邁入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新階段。 [詳細]
近年來,安徽不斷加大基礎前沿研究投入,引導各方力量合力做大基礎研究“蛋糕”,為做強科技“硬支撐”不斷開拓探索新路。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透露,過去五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2019年達到1336億元。未來,還將進一步加大基礎研究投入……
中國橋、中國路、中國港、中國車、中國樓……一個個奇跡般的工程,編織起人民走向美好的希望版圖,托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疤煅邸碧娇?、神舟飛天、墨子“傳信”、高鐵奔馳、北斗組網... [詳細]
貴州的群山中,有著“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為探索宇宙奧秘提供世界領先的創新平臺。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
沒有人做技術,謝慶國教授自己做;沒人做產業化,還得自己做。他沒想到,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后,市場化、產業化的道路如此艱...
6月初,一份重磅文件公布。國務院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了兩個目標:202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2035年,這一比例達到25%。
公民科學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創新的土壤。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需要強化科學普及,需要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 [詳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1950年設立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標志著現代意義的科普植根中華大地。1958年成立以科普為主要職能之...
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是指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識,并具有應用它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文家市,注定要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1927年9月9日,震動全國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由于反動派軍事力量過于強大,起義部隊兵力薄弱分散,加之群眾未能充分動員等原因,進攻省會長沙的目標未能實現,秋收起義遭遇挫折。
沒有任何資料,沒有他國幫助,對西方國家來說,中國以驚人的速度,研制出“兩彈一星”,是一個科學奇跡,更是一個不解之謎。 [詳細]
井岡山斗爭歷時兩年零四個月,共犧牲紅軍4萬多人,平均每天犧牲60多人。這兩個滴血的數據浸染著當地人民為中國革命的付出與貢獻,...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8年前,毛澤...
十八洞村,地處湖南武陵山腹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西南部。全村僅轄4個自然寨、6個村民小組,只有220余戶人家,人口不到千人。2013年11月3日,在苗家黑瓦木樓前的一塊平地上,習近... [詳細]
沿河鄉位于城口縣西部邊陲,是重慶市最后一個通公路的鄉,也是最后一個實現交通通暢的鄉。作為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這個曾...
千百年來,在云南怒江的人馬驛道上,人們靠蔑溜索、竹筏和豬槽過河渡江,令人膽寒。而今,記者在怒江州福貢縣看到,一座座連心橋...
202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睔v史觀問題,不僅關系到如何看待歷史,而且涉及如何立足現實、擘畫未來。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革命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 [詳細]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在這樣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對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關于黨的自身建設史,我們要記住兩個工程,一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提出的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一個是改革開放歷史新時...
徹底改造自己成為具有工人階級優秀品質的好黨員,克服困難,終身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詳情]
從億年前的琥珀古鳥羽毛結構,到埃博拉病毒入侵機制、新冠病毒蛋白質結構,再到外爾費米子世界重大物理實驗發現,上海光源為科學家探索微觀世界照亮前行之路。12年來,上海光源不僅支撐產出了大批學科前沿研究成果,而且在國家戰略需求與重大應用方面發揮著越...
實驗室一期就建在錦屏山隧道中部??臻g并不大,只有4000立方米,但填補了我國沒有深地實驗室的空白。經測定,錦屏地下實驗室內的宇宙射線通量可以降到地面水平的千萬分之一到億分之一,是目前國際上宇宙射線通量最低的地下實驗室,也是全球巖石覆蓋厚度最深的... [詳細]
回顧過去,人類認識核聚變的路已經走了很久。有人問:“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一個真正的‘人造太陽’?”
20多年前,這里還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而今,一個“觀天巨眼”靜臥在大窩凼里,仰望蒼穹,以“一眼千年”的神技獨步世界。
截至2020年底,西藏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5.6%,對農牧業發展貢獻率達到55.9%,科技創新有力支撐了西藏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農牧民增收致富,促進了西藏農牧業生產從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的轉變。[詳細]
“十三五”以來,遍地是“寶”的青海,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清晰研判,主動融入國家戰略,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依托資源稟賦書寫綠色發展新篇章。[詳細]
培育、布局從源頭創新到新產品、新市場快速轉換的新型研發機構,正是福建新時代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一個縮影。[詳細]
圍繞新形勢下的中德科創合作,科技日報記者近日專訪了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科技處公使銜參贊尹軍。尹軍認為,中德兩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有力推動了雙方的科創合作。中國加強自主創新,將有利于推動和深化國際科技合作。
斗轉星移之間,中韓科創合作與交流即將迎來全面發展的第30個年頭。作為多年工作在一線的科技外交官,富貴參贊親身經歷了兩國科技關系從起步、深化,一直到今天命運與共的歷史進程。 [詳細]
近幾年,中日兩國科技人文交流頻繁,科創合作務實有效,特別是2018年重啟高訪以來,整體關系有所改善。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科技處公使銜參贊夏鳴九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了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指引和推動下,中日科創合作所...
“中烏科創合作始終堅決按照黨中央對國際科創合作的方針和政策,面向我國中長期和當前發展的實際需求,按照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要求,在關鍵領域和基礎研究方面一直穩步推進?!敝袊?..